交通兴、百业兴。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脉络,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
贵阳市白云区恢复建置50年来,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22.91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通车里程从50多公里到如今超过500公里,城市街道从只有白云大道一条过境公路到如今“五横六纵”骨干路网基本形成,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加快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出行条件。
【资料图】
回顾历史,白云区的交通建设大致经历了三次热潮。
贵州铝厂专用铁路线(央广网发 白云区委宣传部供图)
从农业区到工矿区,白云交通建设的第一次热潮
“麦西里、北上里、西下里,穷人无衣穿,没钱又没米!到处是茅草,豺狼土匪遍山跑!”
这首民谣反映了解放前的白云: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只有川黔公路和粑修(粑粑坳—修文县)公路两条干线公路,总里程约33公里。
1958年,依托丰富的铝土矿、铁矿、煤矿等资源,贵州铝业公司开始建设,白云区迈出了工业发展的第一步,掀起了筑路热潮,连通村与村、村与社之间的道路。这一时期,修筑了一定数量的土路或简易公路。
在“三线建设”的背景下,白云区先后迁入了贵州铝厂、贵阳耐火材料厂、铁道部贵阳车辆厂、中国有色第七冶金建设公司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1968年,为了支持“三线建设”,农村急需修建公路,全区再次掀起了筑路热潮。
到1978年,白云区通车里程达到55公里,其中县乡公路30公里,还建成了自成体系的厂矿铁路专用线60公里。
1999年的贵阳市白云区同心路(央广网发 白云区档案馆供图)
从工矿区到省会城市次中心,白云交通建设的第二次热潮
改革开放后,1985年,白云区修筑了15条公路共47公里。到1989年底,5个乡56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基本形成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柱的公路网络。
从1992年起,白云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打通了粑粑坳到大山洞的白云大道,新修了同心路、刚玉街等城区道路,开通了公交车和出租车,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白云区城市建设主次干道也由一条过境公路增加到31条。
到2000年,全区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拓宽改造了白云中路、同心路、铝建路及部分小街小巷,启动云峰大道和南湖新区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
到2000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66公里,实现了全区通乡公路的硬化目标。这一年,全区实现了生产总值30.85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两项指标居全省第一。
2015年的贵阳市白云区同心路(央广网发 白云区档案馆供图)
打造省会城市新中心,白云交通建设的第三次热潮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2017年,贵州铝厂响应“退城进园”号召,传统产能逐渐退出城区,这给白云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会。
白云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工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生态食品“一主一特”产业。
推进观白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功能融合,白云区通车里程超过500公里,数博大道、同城大道两条贵阳产业主干道贯穿白云,10分钟可到市级行政中心、15分钟到达贵阳北高铁站、30分钟到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2小时可到达成都、重庆、长沙、昆明等地。
辖区内还有成贵高铁白云北站、贵阳市域快铁白云西站、贵阳地铁2号线“泉湖公园、云峰大道、白云中路、白云北路”四个站点等轨道交通。
2018年的贵阳市白云区云峰大道(央广网发 白云区档案馆供图)
今天的白云,建成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91.71%,常住人口增至48.27万人,实施了9个城市生活圈117个项目和53个乡村环境整治,城市空间宜居宜业性更加凸显。
2022年,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2.1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排名全市第2名,经济发展历经多重考验、整体呈现稳中向好。
五十年的交通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白云区将加快推动贵阳地铁S2号线、有轨电车T2线建设,为建设省会城市新中心添砖加瓦。(彭曾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