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2年,受到资本市场整体下行、集采和PD-1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等因素影响,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及融资回归理性,企业估值加速去泡沫化,市场开始自我梳理、重新审视。在经历了多个周期后,启明创投如何看待医疗健康领域的变化和2023年的投资机会?中国创新在全球的影响力发生哪些变化?近期,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王锦与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展开深度对话。
梁颕宇指出,过去两年包括在美国,有很多通用型的基金或者TMT的基金,希望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但都在退出这个方向。举个例子,开发一款新药可能要花8到10年的时间,而且企业需要有深厚行业背景经验的投资人来帮助他们,但是这些急于转型的基金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特别是现在这个阶段,很多企业家更加希望获得专业医疗投资人的引导。
她认为未来中国的PE/VC,尤其是硬科技驱动下的创投行业,一定会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并且向早期阶段延伸。具体到医疗健康行业,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投资周期长、专业性要求高。投资团队需要具备深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背景,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以及良好的行业资源,能够在公司发展战略、人才招募、团队搭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帮助,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跟踪和陪伴企业,不断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这样的投资机构发展和成熟起来,需要耐心,面向未来,能够引领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寻找到真正具备创新力的优质企业。
具体到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 梁颕宇观察到两者越来越接近了。在生物医药方面,一些CRO企业成长起来,以往是中国的企业license in(授权引进)海外的药到中国来,最近也陆陆续续开始看到中国的创新药 license out(对外授权)给其他的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也看到类似的趋势。例如,美敦力或者其他大的厂商,也希望授权引进中国的产品到美国去销售,此外也包括新的模式等等。近些年,中国医药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一股新力量、新动能,越来越多的本土创新企业研发能力已经接近全球领先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趋势值得关注,启明创投近期了解到,中国创新药近年来海外临床和授权交易增长迅速,很多都是海外的药企来license in本土的企业研发的管线。在疫苗研发领域,启明投资的康希诺生物,研发出的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已经在上海、天津、北京等近数十个城市开展接种,吸入用疫苗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创新的疫苗,在此之前,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款疫苗通过吸入式给药获批上市。
梁颕宇表示,这些全球领先的创新,甚至是全球首创的创新,越来越多地在新药研发、医疗诊断、数字医疗、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领域诞生。中国日渐完整的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包括领先科研人才的回归、基础研究的推进、丰富的临床研究积累、更低的临床试验成本、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以及临床前和临床CRO生物制造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将支撑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说中国的医疗健康技术正在从模仿,迈向真正的创新驱动。
对于2023年的投资展望,梁颕宇的观点是,从短期来看,全球宏观经济变化下,受市场的情绪影响,投资者会变得比较谨慎,而且估值也陆陆续续产生比较大的变化。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整个估值的调整,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也是发掘优质企业的好时机。对于企业而言,一些不具备真正创新力的企业,会在市场震荡过程中被重新洗牌或淘汰。能够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企业,更多是具备核心竞争力技术,继续以创新驱动的企业,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稳健性也经受住了压力测试。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变化下,启明创投会花更长的时间来建立甄别、辨识硬科技企业技术壁垒的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回归价值投资的本源,不再盲目地追随热点。从宏观视角而言,伴随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支出以及中国医疗科技和研发能力的长足进展,她相信中国的医药健康市场依然充满机会,而中国创新将在全球市场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